汽車電動化進程正從狂飆轉入平穩,中國新能源車銷量增速從高峰時的158%,在近兩年已經轉入約35%,但汽車產業發展的腳步沒有絲毫停歇,下一波智能化的浪潮迎面而來。
2024 年,L2+智駕系統在中國市場新車中的整體滲透率約8.5%。智駕車型的價格也在不斷下沉,小鵬MONA M03等車型,已經將帶有智駕功能的新車價格段拉到了11萬元左右。
作為智能化的典型應用,中階智駕在2024年實現翻倍增長之后,將在2025年全面爆發。
根據2025年比亞迪大規模的智駕量產計劃,其將年度500萬輛級別的產銷計劃中,實現60% - 70%的車輛搭載中階及以上智駕系統,這意味著中階智駕滲透率將進一步顯著提升。
智能化正在重演電動化的故事。四年前開啟的電動化浪潮,深刻改變了全球汽車產業格局,而智能化浪潮勢必將激發行業更徹底的變革。
中階智駕需求井噴,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
中階智駕瞄準的是10 - 20萬元級的車型市場,它對應了中國乘用車市場中51%的份額,可以說是智能化浪潮中最重要的主戰場。
另一方面,新一代的中階智駕通常采用100 TOPS左右算力的芯片,主機廠希望實現包含高速NOA、城市記憶行車(通勤NOA)和記憶泊車等在內豐富的功能。要兼顧性價比,同時不斷拓展系統的性能上限,由此導致中階智駕的業務門檻相對更高,其龐大的市場規模也能為行業貢獻真正的商業價值。
高階智駕由于需要采用更大算力芯片以及高性能傳感器方案,目前成本依然較高,主要集中在20萬元以上車型,還沒有到大規模普及的時間點。據國金證券2024年的行業成本分解測算,一套高階智能駕駛系統,總成本約為1.7 - 2 .3萬元之間。
而僅能實現L2級以下只有基礎輔助駕駛和泊車功能的低階智駕,由于進入門檻較低,已經走向了傳統制造業的競爭模式。
中階智駕市場的爆發,是產業鏈多年沉淀,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
作為最早一批成立的智駕科技公司,易航智能成立于2015年。易航智能創始人、董事長陳禹行向我們分享了一路發展的關鍵節點:
「2016年拿到第一個量產項目;
2019年又實現了L2級高級輔助駕駛系統量產上車,從而掌握了智駕系統全棧的技術開發和工程化能力;
2022年實現了高速NOA量產;
之后公司繼續開發‘BEV感知+無圖技術方案’,實現了記憶領航、城市NOA等高階功能。」
今天的中階市場大爆發,主機廠選方案,自研感知算法、全棧能力以及量產經驗,一個都不能少。
譬如,為了滿足車企的極致降本的高速NOA方案需求,易航智能曾在16TOPS算力的芯片上,量產了完整的高速NOA功能。而在那之前高速NOA至少需要30 TOPS算力的芯片,其憑借的就是全棧技術實現軟硬件的極致協調,充分壓榨硬件算力來實現的。
目前,易航智能的中階智駕方案,可實現高速NOA、城市記憶領航(通勤NOA)和跨層記憶泊車等高階功能,匹配BEV無圖方案,大部分情況下已經能夠平替高階智駕的體驗,但方案成本不到5000元。
「我們的中階智駕方案將成為(行業)排名前三的選擇,預計易航智能未來三年能夠獲得平均150%的增長。」陳禹行說。
頭部車企發力,中階爆發重塑供應鏈生態
中階智駕爆發,龍頭車企發力,給其他所有車企都提出挑戰,想要留在牌桌上,只有在極短時間內跟上市場變化。
而中階智駕并非汽車行業傳統的技術應用,它涉及到感知、決策、規劃、控制等不同模塊,開發過程中不僅需要軟硬件高度耦合,也需要感知和規控等算法高度匹配,還得兼顧成本,是個系統工程。
因此,中階智駕無法采用以往供應商黑盒交付的模式,需要車企和供應商深度合作。
可以說,本輪以中階智駕為爆發點的智能化浪潮,將進一步推動汽車產業供應鏈從以往金字塔的單鏈結構,向網狀融合結構變革,主機廠與供應商之間的邊界逐漸模糊,走向深度協同。
因此,有成熟量產經驗和生態體系,成為車企選擇中階智駕供應商的關鍵因素。
有量產經驗,才能有更快的市場響應速度。有大規模量產驗證的供應商,能快速篩選出實用性、穩定性更好的技術方案,這些方案可以快速復制,降低重復開發的時間和資金成本,也能根據車企需求提供定制化解決方案。
目前行業最快的響應時間是多久?易航智能做到了15天。
地平線J6E/M是行業最新的中階智駕芯片,易航智能從拿到樣片、完成上下游部署和調試,全部算法移植到上車集成,只用了15天時間。
之所以能如此高效,就是因為易航智能此前已經在多款車型以全棧自研方案量產過高速NOA,并且基于地平線芯片交付過城市NOA功能。
更重要的壁壘是量產思維。有量產思維的供應商,能夠讓工程師在開發的時候就時刻考慮技術在量產后現實行車中的可行性,避免因方案過于理想化而導致失敗。
中階智駕也將是生態鏈的競爭。
與以往將不同車型分散選擇芯片平臺和供應商不同,某些頭部車企開始將一個車型平臺打包交予一個或兩個智駕生態鏈統籌。以降本增效,并保證平臺車型智駕體驗效果,以及后續OTA的一致性。
2024年以來,基于地平線最新的J6E/M芯片的中階智駕方案廣受關注,包括易航智能在內的地平線核心生態合作伙伴收獲頗豐,不僅得到越來越多車企的定點項目,也獲得了資本的追捧。
在生態體系的加持下,供應商能夠最大程度地幫助車企降低開發中階智駕的集成困難、錯誤累加以及響應延遲等問題。
「易航智能全面賦能車企,通過聯合開發、技術共享等方式,完成項目開發的同時,提升車企自研能力,并協助車企管理、培養智駕復雜的供應鏈,為量產兜底。」陳禹行說。
車企與供應商在中階智駕的深度協同,也將為高階智駕鋪路。
據陳禹行介紹,易航智能也布局了高階智駕方案,去年北京車展期間,易航智能發布的「篤行」城市智駕平臺全能版即面向高階智駕市場,旨在實現所有城市場景的NOA功能,將應用端到端方案。
通過中階智駕市場的先發量產優勢,易航智能除了獲得效益,形成商業閉環外,更重要的是能積累大量回傳數據。這些數據會成為后續端到端方案訓練的基礎,將助力車企為下一階段的高階智駕競爭,打下堅實的地基。
文章來源:HiEV大蒜粒車研所
精選推薦
熱門出行排行榜
原創IP推薦
換一換網友評論
聚超值•精選
最新內容
2024年,我國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零售1097.5萬輛,同比增長42%,成為主流。然而純電車銷量僅增長15.9%,續航焦慮依舊存在。一位車主在春節長途出行中發現充電樁問題嚴重,排隊、不可用等困擾著他們。盡管充電設施總數增加,但公共充電樁的數量和速度仍無法滿足需求。續航焦慮是影響純電車發展的痛點之一。
新能源汽車 | 續航焦慮2025年,中階智駕需求爆發,成為中國乘用車市場的主戰場。易航智能發布了高性價比的中階智駕方案,實現了高速NOA、城市記憶領航等功能,并將成為行業前三選擇之一。此次中階智駕爆發重塑了汽車產業供應鏈生態,要求車企與供應商深度合作。
智駕需求井噴 | 中階智駕零跑汽車宣布在2024年第四季度實現凈利潤轉正,提前一年達成單季度盈利目標。其股價暴漲13%,總市值達到453.23億港元。去年全年累計交付29.37萬輛,同比增長104%;營業收入至少305億元,同比增幅80%。零跑選擇自研核心系統及電子部件,并實現供應鏈高度垂直整合,毛利率預期不低于8%。
零跑汽車 | 盈利日產推出純電GT-R R32,復刻經典車型并保留油車駕駛感受。該車使用兩個160kW電機替代原發動機,重量增加370kg。此舉引起爭議,有人認為不如原車一根。日本汽車行業似乎倚仗懷舊思路開發電動車,類似的概念還有豐田的AE86等。
電改 |GT-RWaymo與極氪合作開發的無人駕駛出行機器人MIX即將進入美國市場。MIX采用浩瀚-M架構,擁有旋轉座椅、長滑軌和超快充功能。車輛設計獨特,膠囊造型、對開門和高性能結構使其成為全球首款大規模量產交付的原生無人駕駛汽車。這一創新項目耗資70億元,將在2025年實現交付,并具備34秒泊到位速度。
極氪 | Way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