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由北京方正阿帕比技術有限公司主辦的“大數據時代圖書館創新服務研討會”在北京師范大學圖書館隆重召開。北京師范大學圖書館館長張奇偉、北京大學圖書館副館長、CALIS管理中心副主任陳凌、清華大學圖書館副館長姜愛蓉、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副研究館員劉崢、北京師范大學圖書館學術委員會主任孫魁明及京津地區各大高校圖書館館長近80人參加了此次會議。 研討會在北京師范大學圖書館張奇偉館長對于圖書館在大數據時代來臨的期待中拉開了序幕。張館長對于圖書館未來的數字化建設充滿了信心,但是在大數據的壓力下,圖書館又該如何應對從而提供更高品質的服務呢?這也是參會所有圖書館人的共同疑問。 針對這個問題,北京大學圖書館陳凌副館長給出了他自己的答案,他認為“各高校圖書館不僅要將傳統圖書館與數字圖書館結合起來,紙型資源與電子資源互補共存,在資源數字化的基礎上,更要實現大數據的共享、重視知識服務的實現。” 說到知識服務,清華大學圖書館姜愛蓉副館長就現有的學術資源發現系統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與解讀,她表示:“在圖書館紙質資源逐漸轉化為海量數字資源的現在,具有強大的知識檢索功能的學術資源發現系統是圖書館所期待的,而要實現真正資源發現的核心技術就是語義分析”。 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在語義技術領域中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劉崢副研究館員為在座的各位老師介紹了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建立知識組織的案例,從技術方面剖析了語義分析的原理與知識組織的建立方法,從技術層面上支撐著圖書館提供知識服務的可行性。 在大數據環境下,面對圖書館大量的知識資源與教學管理系統之間的斷檔,作為會議的主辦方,方正阿帕比技術有限公司行業總監劉春濤為在場領導介紹了方正阿帕比“以知識服務構建課程教參解決方案”。方正阿帕比自從推出數字圖書館服務以來,始終致力于為圖書館提供更加符合時代趨勢以及用戶需求的產品與服務。幫助圖書館建立一個無處不在、主動智能的圖書館服務環境,從而塑造良好的讀者體驗,改變傳統的被動式服務模式,提升圖書館的校園影響力,為數字化校園建設添磚加瓦。以此為初衷,方正阿帕比完成了以知識服務為基礎的課程教參服務方案。將知識載體,即書、報、刊等中的內容以知識為核心重新組合,方便簡潔地提供給需要知識的人使用,幫助學生提升查找課程知識的能力。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術有限公司提供的“以知識服務構建課程教參解決方案”得到了在場領導的廣泛關注,各參會人員就大數據與知識服務對于高校圖書館的影響進行了激烈的討論,其中孫魁明主任對大數據時代下的知識服務的積極作用進行了分析,并結合工作經驗呼吁,我們不僅僅要使用大數據,更要創造大數據,這也更加堅定了高校圖書館未來的發展方向——在大數據的支撐下向讀者提供更好的知識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