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活交片大全免费看_久久精品国内一区二区三区水蜜桃|HD中文字幕在线播放,大学生精油按摩做爰hd,proumb18,大尺度做爰床戏呻吟偷拍

新未來范兒! 寶馬528 Li xDrive科技試駕

1試駕寶馬528 Li Xdrive回頂部

  【PConline 試駕】本次試駕車型是寶馬528Li Xdrive,這是一臺擁有8速自動變速箱與245馬力發動機,且搭載了寶馬四驅系統的中級豪華轎車。寶馬528Li Xdrive是中期改款車型,華晨寶馬并沒有改變其市場定位,它依然是一款主打時尚風格的中大車型。我們這次的試駕并不是針對外觀和動力,因此對于這款新車的外觀我們僅以三張照片帶過,之后便直奔主題——如今各行各業都深受互聯網影響,車聯網在汽車行業的熱度也是一直有增無減,而我們今天的重點就是寶馬iDrive系統。

寶馬 528Li xDrive

■ 時尚內飾 質感轉盤

  汽車不像電腦手機這種小件,可以拋棄現有的設計而非常快地轉變風格,一輛汽車無疑就是一項大工程。當智能化時代到來的時候,很多車企都猝不及防手忙腳亂,不同于特斯拉這種新興車企從一開始便是科技感十足的內部智能化設計,對于絕大多數的老牌車企來說,比如我們今天試駕的寶馬,其內飾整體依然還是我們所熟悉的老樣子,至于真正具有科技感的部分則隱藏在了更深的內部——這便是傳統汽車科技化后的產物。

內部一覽

  直接進入汽車的內部,內飾的美觀與否仁者見仁不予評論。整體來看,寶馬528Li Xdrive并沒有過于出格的設計,一眼望去,橫向的中控顯示屏和掛檔桿旁的旋鈕頗引人矚目。拋開特斯拉那種怪胎不談,這款中控顯示屏的尺寸在常規車型中算是很大了,實際使用當中其顯示效果相當不錯,只是不支持觸控這點對于用慣智能設備的人來說還是有些許遺憾的。毫無疑問的是,寶馬工程師并沒有浪費這塊大屏幕,其系統中提供了分屏選擇,這一點我們后面再講。

中控屏幕 儀表盤

  轉向儀表盤,寶馬將右下一塊長方形區域換成了液晶屏幕,而這兩者的結合在實際駕駛過程中實用度頗高,畢竟駕車中可供我們瀏覽儀表盤的時間是非常短暫的,而數字比指針顯然更加直觀;不過對于一部分追求機械感的車友來說,這樣的設計反而會影響表盤原有的味道,顯得不夠“彪悍”。

操控圓盤

  操作區的旋鈕精致獨特,非常吸引人。一般來說,操控臺中的旋鈕多是僅能夠進行順時針/逆時針單向操作的,在諸如導航應用中需要進行四向操作時就會促襟見肘。而寶馬528Li的旋鈕除了可以旋轉外,其本身還是一個五向搖桿,支持上下左右及下摁的操作,更加令人驚喜的是,旋鈕的面板是一塊觸控板。多功能的旋鈕讓操作更加便捷,觸控板的加入更是讓文字輸入這種精細的操作快速精準,這或許是在除去觸屏、語音識別外的最好解決方案。

快捷按鍵

  旋鈕的周邊集成了數枚快捷按鍵,其上方是媒體、收音機、地圖及主頁等應用快捷鍵,而底部則是“返回”和“選項”兩枚功能快捷按鍵,其中“返回”鍵的操作邏輯略顯復雜,筆者經常意外的退回到了主界面,使用時需要特別注意一下。當然車載系統的操作不可能單靠一個旋鈕來解決,除了旋鈕區域的幾枚按鍵外,在中控屏幕下方還有8枚可自定義的快捷鍵,再往下一點則是一些諸如空調座椅加熱之類的基本功能按鍵。

方向盤

  方向盤的設計中規中矩,并沒有特別獨特之處,至于方向盤上的功能鍵則可以控制中控屏幕中的部分內容,在駕駛過程中尤為方便。在試用過程中,其語音識別系統的準確率之高,但如此高識別率卻不能在“輸入文字”中使用,實在遺憾至極。

2偏于傳統 實用分屏 回頂部

■ 偏于傳統 實用分屏 

  現在我們來簡單了解下寶馬iDrive。寶馬iDrive系統經過了幾代產品的迭代,在功能和易用性方面都有了較大的提升,其集成的功能包括:多媒體、收音機、電話、導航、聯系人、互聯駕駛、車輛信息以及設置。

主界面

  這里面大部分都屬于常規功能,但即使功能常規,我們依然能在其中發現些許亮點:在導航應用的地圖中我們驚喜的發現了分屏幕模式——在同一屏幕中可同時顯示兩種不同角度的地圖,這個細節對于不熟悉路線的駕駛者來說非常體貼,實際駕駛過程中同時掌握宏觀方位與眼前駕駛路線非常重要。

分屏

  而這分屏功能還不僅于此,開啟分屏后右側固定是導航,除非自己關閉否則長期存在;而在主頁下點擊OPTION按鍵時可以直接彈出來菜單頁,并可直接打開分屏,方便了我們在導航時切換歌曲、查信息等操作。當然我們的關注點主要還是在互聯駕駛上,而這一點正是寶馬的王牌,也是最精華的部分所在。

分屏

■ 互聯駕駛 體驗無敵

  接下來,我們看看寶馬iDrive最核心內容——互聯駕駛(ConnectedDrive),主要提供以下幾類服務:
  • 通過后臺Call Center提供的服務,例如旅程咨詢服務、道路救援等;
  • 中控通過網絡服務直接獲得資訊,如新聞、天氣、股票、在線搜索;
  • 中控手機互聯,可使用“BMW手機互聯”及“BMW遠程助理”官方應用,支持寶馬認證的第三方應用。

互聯駕駛

  從2015年5月開始,寶馬改變了之前互聯駕駛3年免費的策略,為用戶提供長達10年的免費使用服務,這也體現了寶馬在互聯駕駛方面加大投入的決心和力度。寶馬車主可以自己在中控進行定制套餐,寶馬在車輛中內置了SIM卡,費用包含在互聯駕駛套餐中,所以無須擔心流量和通話的費用問題,為車主全面體驗這些服務鋪平了道路。

互聯駕駛
互聯駕駛
互聯駕駛

  通過向Call Center撥打電話來獲得服務,其實是一個很方便的功能,尤其是在行車過程中,不僅安全便捷,也更迅速準確。例如,可以向Call Center撥打電話,告訴她你想去的目的地名稱,Call Center會查詢并發送到中控系統,而中控則可以據此進行一鍵導航,同時相關信息也會自動記錄下來以便下次使用,這樣的操作可以躲開煩人的輸入法,實在是方便至極。同樣,汽車在路上出現事故、拋錨,你也同樣可以向Call Center撥打電話以尋求道路救援服務。

■ 資訊在線 智能在線

互聯駕駛

  車主通過中控也可以直接訪問網絡,獲取網絡信息。例如,可以直接瀏覽新聞,獲取寶馬快訊、國內外新聞、體育及娛樂熱點,所有新聞均可以通過語音播報,也可以顯示當前所在地的天氣和溫度信息,關注股票市場的朋友也可以直接在中控上瀏覽股市。

3資訊在線 智能在線回頂部

■ 資訊在線 智能在線

  中控上的在線搜索功能實際上是百度地圖的搜索,可以通過百度地圖來搜索到目的地,從而進而啟動路徑導航。據了解,此功能也支持在電腦上搜索目的地,然后發送到中控上。智能在線搜索功能相比寶馬本身自帶的導航系統在易用性上有著更優的表現,簡略了繁復的輸入過程,能夠更加快速的實現導航,期待寶馬下一代產品能在這方面有所改變,筆者更希望看到的是可以直接輸入“北京大學”——搜索目的地——開始導航的“無障礙”操作。

搜索

  寶馬的iDrive系統在“應用”里內置了部分應用,同時車主也可以添加新的應用。目前應用商店里的應用數量不多,大家比較熟悉的有大眾點評、大智慧、航班管家、高德停車場、全國空氣質量指數等,相信后期會有更多實用的應用出現。

可添加應用

  我們嘗試添加了“全國空氣質量指數”應用后,在中控屏上可以顯示出當前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數值;并提示“關閉車窗,使用再循環模式”的字樣。美中不足的是,此數值只能在特定屏幕上顯示,一旦切換到別的功能屏幕上,就不再顯示,如果能在屏幕上方或下方固定顯示PM2.5數值就堪稱完美了。

空氣檢測

中控/手機互聯

  目前,寶馬有兩款官方開發的應用,“BMW手機互聯”以及“BMW遠程助理”,以及部分寶馬官方認證的應用,安卓系統和蘋果系統的手機均可以支持此功能。其中“BMW手機互聯”需要將手機和車用線纜連接,蘋果和安卓系統均可支持。手機互聯目前支持的應用包括:開心網、新浪微博、新聞、日歷、ECO PRO節能分析器。中控和手機連接之后,可以在中控屏幕上顯示相應的應用,并使用車上按鍵轉盤進行操作。

  稍顯遺憾的是,用戶數量龐大的“微信”并沒有被支持接入,這一點還有待于寶馬后續的合作擴展。而另一個應用ECO PRO節能分析器則可以通過加速,剎車及變速(僅限手動檔)評估你的駕駛習慣。除了1~5顆星的評分外,車內顯示的街道圖像也會根據你的駕駛風格而改變。

寶馬應用

  而“BMW遠程助理”主要提供了遠程車輛控制的功能,包括:
  • 遠程鎖止或開啟車門:當你忘記鎖門離車的時候,別著急,可以通過手機遠程鎖車門;
  • 通過手機上地圖搜索目的地并發送到中控導航:手機搜索無疑比中控搜索要方便的多了;
  • 遠程開啟車輛風扇:在寒冷的冬天和炎熱的夏天提前設置好車內空調,是多么愜意的享受啊;
  • 遠程鳴笛和遠程閃燈:可以在偌大的停車場里輕松定位自己的愛車。

寶馬應用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經過寶馬官方認證的應用,包括百度音樂、豆瓣FM、豆瓣電影、QQ音樂等,這些應用均可以在中控屏幕上顯示,并使用車載按鍵進行操作,這無疑增加了枯燥行車過程的趣味性,同時也可以避免在行車過程中使用手機而帶來的危險隱患。當然,這一代產品還不支持目前熱門的蘋果CarPlay、谷歌的AutoCar,以及百度的Carlife,相信下一代產品會有這方面功能的增加。

 總結

  雖然寶馬528Li并不是全新的車型,但其所帶來的互聯駕駛功能非常豐富,簡單易用,在體驗上更勝于奧迪A6、奔馳E級。不過由于我們在試用中所采用的是3G服務,在線數據的傳輸依然有一定的延遲,并不能做到隨叫隨到,期待下一代車型采用4G服務,可以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小插曲:iDrive的導航可通過TMC提供在線路況服務,但其提供的在線流量圖(即紅、黃、綠線段)一般在道路外側用額外的紅/黃/綠線段表示,而正在行駛的道路用白色線段表示,筆者認為這樣的用戶體驗還有待提高,不如直接使用較細的流量線段將其描繪在正在行駛的道路中間,更加符合用戶的普遍認知習慣。

網友評論